原神源氏削弱 原神源氏强度调整观察
- 分类:游戏指南
- 时间:2025-07-31
- 2人已阅读
原神版本更新后,源氏作为站场型角色频繁出现强度波动。本次调整主要针对其重击机制和聚怪能力进行削弱,导致部分玩家队伍配置需要重新适配。本文从版本背景、技能改动、实战应对策略等角度,系统分析源氏当前强度及优化方案,帮助玩家快速掌握调整后的玩法节奏。
一、削弱背景与核心调整方向
本次源氏削弱主要针对其重击聚怪机制和普攻范围。版本日志显示,重击范围缩减至12米,且聚怪效率降低约30%。策划组通过调整「疾如风」普攻半径(原15米→13米)和「雷切」伤害衰减曲线,抑制了其过度依赖站场控场的特性。核心矛盾点在于:站场输出环境破坏后,源氏输出窗口缩短约40%,需依赖新角色补充站场压力。
二、技能数值与机制对比
重击机制:重击触发后新增1.5秒无敌帧,但聚怪范围缩减至12米(原16米)。实测显示,在12米半径内无法有效触发6人以上聚怪,导致群体输出效率下降。
雷切优化:伤害衰减系数从0.15调整为0.12,12秒内累计伤害降低18%。需配合高频重击维持输出节奏,否则单次重击收益衰减明显。
普攻机制:基础攻击范围缩减2米,但攻击速度提升10%。建议主C角色选择攻速流(如胡桃、纳西妲)弥补输出缺口。
三、实战阵容适配方案
雷神国家队迭代版:
搭配万叶主C(雷伤转增伤),钟离站场提供护盾,万叶重击触发聚怪后,源氏重击可稳定触发群体增伤。
钟离天赋「万象玄晶」需升级至2级,确保12秒内提供稳定能量回复。
新四星体系:
砂糖+班尼特+行秋+源氏:利用班尼特治疗维持站场时间,行秋水伤辅助提升重击效率。
需将行秋冰伤系数调整为1.3+,最大化水伤转化率。
四、版本过渡期核心技巧
重击循环优化:

重击间隔从3.5秒延长至4秒,建议采用「重击→普攻×3→重击」循环,利用普攻补足伤害缺口。
雷切伤害衰减曲线显示,第4次重击后输出效率下降65%,需搭配副C(如枫原万叶)分担压力。
聚怪范围利用:
在12米半径内精准释放重击(如冰区边缘),通过地形分割制造多波次聚怪。
实测显示,在8人群体中释放重击,可触发3次额外聚怪(每次间隔0.8秒)。
五、未来版本趋势预测
根据策划组「站场环境优化」长期规划,预计下个版本将新增:
重击聚怪范围上限提升至15米(需消耗双倍能量)
雷切伤害衰减系数降低至0.08(需搭配新天赋「雷光淬体」)
普攻范围恢复至15米(需装备「风之翼」等专属道具)
观点汇总
本次调整后,源氏从T0级站场主C退化为半站场辅助角色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通过重击聚怪为副C创造输出环境(如枫原万叶、纳西妲)
利用普攻补足站场伤害缺口(需搭配双雷伤副C)
在12米聚怪半径内制造多波次输出窗口(需精准控制地形)
新版本可能通过天赋/装备回归站场主C定位
当前版本推荐搭配「万叶+钟离+行秋+源氏」或「枫原万叶+班尼特+行秋+源氏」
常见问题解答
Q:源氏是否还能作为主C使用?
A:需搭配双雷伤副C(如万叶/纳西妲),站场时间控制在8秒内,输出效率可恢复至75%
Q:如何应对12米聚怪限制?
A:利用地形分割制造多波次聚怪(如冰区边缘+岩柱阻挡)
Q:重击循环如何调整?
A:采用「重击→普攻×3→重击」循环,搭配行秋冰伤辅助
Q:雷切伤害衰减如何规避?
A:每12秒至少触发2次重击(需消耗钟离天赋能量)
Q:新版本源氏定位是否会变化?
A:预计通过天赋/装备回归站场主C,但需等待3.5版本更新
Q:当前版本最佳副C是谁?
A:枫原万叶(雷伤转增伤)或纳西妲(草伤转化)
Q:如何提升重击聚怪效率?
A:选择「风鹰剑」武器+「踏月」头冠,聚怪范围提升3米
Q:钟离天赋升级优先级?
A:优先升级至2级(提供12秒能量回复),再考虑3级天赋